图片

中超联赛官网_天下足球网-在线|直播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 > 行政管理 > >

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内涵

来源::未知 | 作者:中超联赛官网_天下足球网-在线|直播 | 本文已影响

摘要:追求发展是每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愿望,而如何看待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科学的发展模式,则是21世纪人类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进而,从基本出发点:人的生存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资源和动力:人自身的发展两个方面来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然后从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人类与自然的统一、人类与历史的统一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主义的回归

关键字: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深刻认识和总结国内外传统发展观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用辨证统一的观点来全面系统地认识发展问题的结果。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继承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思想,放眼世界,反映时代主题,抓住了发展问题的关键和要害,揭示了发展的实质和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从根本意义上说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发展本质的最高坚持。人既是创造社会的主体,也是享受社会的主体,还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遵照人性的基本规律,理顺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将人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核心,优化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认同社会发展在物相层面必然表现为追求经济增长等经验事实,但它更为坚执社会发展的人文价值旨趣,认为社会发展是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集合,社会发展本质上只能是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实现过程和人的自身价值的提高过程。社会发展的物相层面的经验事实只有在人本价值原则的规约和牵引中,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和真实意义。

首先,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人的社会,社会主义发展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发展。其次,一切发展都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最后,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目的。人既是创造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全部目的。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把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结合起来,既注重长远利益谋求发展,又注重眼前利益的维护与实现。把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与政治权益结合起来,既注重物质文化利益的满足,又切实保障人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既注重发展,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生命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价值与自由的追求,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科学发展观表达了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强烈关注;通过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既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状况的关注,也包含着对个体及人类发展最高理想的追求;既重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又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既关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又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新境界。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出发点——人的生存和发展

需要不仅是动物的属性,也是人的属性。人的需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生存需要,一是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维持人的生命机体正常运转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建立于生存需要基础上的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高级需求。人的生存需要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内驱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的发展需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的、不竭的驱动力,它包括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参与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追求崇高的需要等等。在满足需要的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意味着人的新的属性的出现,也意味着人性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类社会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的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和不断得到满足的人类活动的历史。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现实满足程度,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基本尺度。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和发展都是为了人和人的发展,没有为了活动的活动,为了发展的发展。满足人、人们、人类发展的需要,始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2、科学发展观的资源和动力——人自身的发展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活动和发展的承担者和推动者。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人的活动过程。真正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健全、健康的人格主体。世界近代500多年的历史是经济突飞猛进的历史,而充当这一历史真正动力的,则是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人类对现代文化的追求。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腾飞,也离不开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现代人格力量的推动。整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都证明,人的文明程度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马克思曾说过,人本身的天赋、创造性和能力的充分发展是最大的财富,是财富之最本质的东西。从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结构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等,都是围绕着以人为中心运动的,任何发展离开了人的参与都无法实现。现代科学表明,人对外部世界的掌握和改造,越来越依赖于对自身的掌握和改造。人类自身的发展状况己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

三、科学发展观:人本主义的回归

科学发展观是以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为根本动力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各个社会子系统协调运作的发展观,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观,是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向人本主义的回归。

1、科学发展观——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体现人与物的统一,亦即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人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主体,既有物质生命又有精神生命,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人类活动离不开物质需要,但其本质上还是以精神需求为主要特征,物质需求是基础,精神需求是升华与向导。二者均有终极性,必须坚持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统一。每个人都希望有一种丰富的、充实的精神生活,希望获得他人、群体和社会的尊重、获得自由和民主,希望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显示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人们的这些要求和希望归结起来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2、科学发展观——人类与自然的统一

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体现人类与自然界的统一,克服了传统发展观把GD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唯一指标的缺陷。中国的发展要依靠技术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靠消耗大量资源获取财富增长的道路。自然界永远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人永远都是生物体和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也制约着人类的行为。科学发展观摒弃了传统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要求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彻底转变观念,从传统的 “人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随意支配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是自然的成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不再以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对待自然界,而是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融合在一起,树立一种新型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既兼顾人类的利益,也兼顾自然界的和谐;既考虑当代人的生存,也考虑到后代人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人类与历史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体现人类与历史的统一。历史是人创造的,人也要对自己所创造的历史负责。近代以来,人类通过科学技术,使工业成为现实,大大拓展了自身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而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的加深,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也日益增大。正是在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化的历史过程中,人类把自己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客观对象,实现自然的人化,创造着适合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的理想世界,因而,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然而,工业化同时又是自然资源大规模消耗的过程,也是对自然环境不断增压的过程,因此,工业化面临着重大的历史课题,即如何保持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子孙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讲求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人类的未来负责,要求必须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把发展的权利与发展的义务统一起来,既要实现和维护当代人的发展权,又不能剥夺了后代人的发展权,必须尊重他们的发展权利,保护他们的发展能力,为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尽义务、负责任。

 

参考文献

[1] 彭树人:“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载《理论学刊》2004年第7期。

[2] 刘强:“以人为本:生产力发展的起始点和归宿点”,载《学术探索》2004年第4期。

[5] 周荣:“新发展观与‘以人为本’”,载《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4] 马德普:“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载《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

[6] 许俊达:《超越人本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 张兴国:“可持续发展与人的主体地位”,载《北京大学学报》2003第20期。


中超联赛官网_天下足球网-在线|直播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政府行政成本分析和控制

政府行政成本分析和控制

【摘 要】目前,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其增长势头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既不符合成本效益化原则,...